找到相关内容2640篇,用时42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王雷泉:圣严法师的一生是中国佛教发展的缩影

    从博士比丘到当代禅师,法师从绚烂归于平淡,提炼佛教最本色的精华,沟通东西方思想,圆融世出世间。 圣严法师的一生,是中国佛教从苦难走向复兴的缩影。他的道德学问和理念事功,是我们做人行事的楷模。谨以最...

    佚名

    |佛教观点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4395173136.html
  • 问:皈依有什么意义呢?

    情景时一样的。以世间来说,我们可以依靠父母、兄弟姐妹、朋友等等;但依佛法来讲,以生死的观点来看,这是没有用的,因为你我都还在生死轮回之中,怎么能做别人的依怙呢?比如,两个不会游泳的人同时跌进海中,谁能够搭救、扶持谁呢?我们在生死轮回的苦海中浮沉,依佛法来说,唯有佛、、僧三宝才能做我们众生的依怙,是我们真正的皈依处。 ...

    佚名

    佛教问答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9/05/09493777441.html
  • 请问师父,老年人背不下经文怎么办呢?

    答:背不下经文没关系,念佛圣号也行。不背经文,念也可以。我师父常讲:诵经千遍,其义自解。 就是你念经念多了,意思义理自然就明白了。而且大家要注意啊,这个里头我要强调一下,我们诵佛经啊,不象学世间的那些个学问,去一字一句地去搞明白它,没必要。你只管诵它就可以了,诵经千遍其意自解。那个义理,佛教的义理自然就会明白。你要一字一句地在那儿象说文解字一样,诸佛蒙冤,佛都冤枉。因为佛教佛经他不是象世间...

    佚名

    |佛教问答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9/08/09432088093.html
  • 出离心--洛卓龙寺显培喇嘛问答录

    很大的精力和时间去做一些与工作和生活相关的事情,而这些事情往往都是没有意义的,这与出离心有没有违背?我们应该怎样妥善处理?  答:从佛法修行上来说,我们最好是完全放下世间里的东西,去一个清净的地方...赚钱的过程以后才会觉得这样的想法是错误的。而整个感受赚钱的过程也是一种修行的方法,我们如果以这样的方式去面对世间当中的工作和学习的话,那么与出离心本身没有冲突。但是如果过于执着世间当中的一切东西,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381540650.html
  • 对“诸识皆属虚妄”与“现量是正确认识”两个看似矛盾说法的抉择

    至关重要的。从不“证实”去定义“虚妄分别”,那就意味着这是从胜义谛讨论问题,即讨论的仅是能否认识真如;因此,不能认为在世俗谛中,诸识也必定属“虚妄分别”,必定不能正确地认识世间。事实将是最好的回答。例如,...而说的。圆成实性的真如有恒常不变之实性,而依他起的世间没有恒常不变之实性,只是因缘而起、随缘生灭,就此而说依他起性“如幻”。但这不是说,世间就是没有任何质的规定性的变幻莫测之物。“法谓轨持”,“...

    林国良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23949697.html
  • “由己及人”与“自他相换”

    我执”不除,终归是有为世间,难以走向终极解脱。佛教首倡慈悲,具体的体现就“无缘大慈”与“同体大悲”。 “无缘大慈”指的是,慈并不是以我执为标准而确立的,它连“我执”这个“缘”都没有,而“同体大悲”...圆满,其实有三个境界:   其一:“有我有他”,这便是儒家与基督教由己及人的境界,因为“有我的要与不要”,由此推及“他人的要与不要”。它的标准是基于“我执”的合理,所以但它还是有为世间。   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030854422.html
  • 仪式、宗教与佛法

    宗教都分苦行与乐行两种,前者如天主教修道院与佛教声闻,后者如基督教与佛教菩萨,前都厌(人)世,后者欣彼(追求另一个美好的世界),前者只重视精神解脱,后者则同时讲究世间物质充裕。因为人缘、习气不同,这两种人很可能由意气不同变为意见不同,进而又变为戒律、教条不同而互不相容。   以佛教言,声闻认为世间(现实)就是苦,解脱只是苦灭;菩萨认为苦乐是一体两面,看你从那个角度看。声闻鲜少讲世间,...

    张大卿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54747380.html
  • 忍辱是智慧的抉择,慈悲的表现!

    相对,那将是一出“苦不了”、“歹戏拖棚”、不堪回首的连续剧。因为嗔恚是所有苦果的因,是摧残自己的敌人。相反的,“仁者无敌”、“慈悲无遮障”;就世间而言,以德报怨者、忍辱者,必获得敬重;就出世间,以...成,一切本从因缘生,因缘坏散时即灭,世界有成住坏空、万物有生住异灭,一切本自无常,何必跟这些苦起舞?否则必苦上加苦、恶业再现、恶缘再续。   二则思惟:内在、外在这些苦,正好是摧毁负面烦恼嗔恚、...

    郑保村

    |忍辱|智慧|慈悲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8/05/175601865.html
  • 厌  世

    必定,自我欺骗无怀疑。与我会晤无他言,期望各自勤修善。”   萨迦班智达也说:“一个人一边成办即生兴盛事业,一边求永久安乐,是愚痴卤莽的行为。我们应当舍弃世间。” 《发起菩萨殊胜志乐经》中也云:“...不会超越轮回及恶趣的因。应当将生圆次第等高深的暂时束之高阁,精勤修持出离心,直至生起出离心为止。”   有的人会想,不是说:“佛法在世间,不离世间觉,离世觅菩提,恰如求兔角”吗?佛法和世间应该是不...

    索达吉堪布

    |出离心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6/05/0839144290.html
  • 如本法师答:在家弟子入大殿应注意那些规矩?

      如本法师答:是的,在家有家规,团体有团体的规范,国家有国法,佛寺有寺规,世间与出世间都各有其法治,平等平等!   佛门在家弟子,若参访善知识(梵语kalyanamitra),将入三宝大殿...福田,你就礼佛三拜,不得违礼。礼敬三宝后,出家师父会带我们到会客室。到佛寺一切事办妥之后,欲归家亦必如,首先到大殿礼佛,一切行法如前所叙述无异,先礼佛而后礼僧,当您欲向方丈和尚告别之际,亦然面向大殿,...

    如本法师

    佛学问答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7/07/12224312169.html